citu 发布
金秋时节,寒露已至,美国阿拉巴马州依然“霞光泛滟翠松梢”,一片葱茏。值此丰收之际,特洛伊大学蒙哥马利校区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美国东南部汉语协会年会。今年是第六届年会,由特洛伊大学孔子学院承办。大会历时两天(2016年10月7日-8日),主要围绕国际汉语教学基本技巧与汉语教师教育、新教师准备与职业发展、孔子学院未来发展等中心议题展开。15所孔子学院院长和代表、18所大学的汉语教授、当地孔子课堂所在学校校长、中小学教师及教育管理部门官员等共计百余人参会,可谓盛况空前。会议期间恰逢美国东南部遭遇飓风袭击,代表们不但没有因为飓风耽误或者取消参会的行程,而是以更加积极、认真的态度投入到会议活动中来。
大会第一天以“新教师生存指导:课堂管理策略”、“大学预修课程:汉语语言与文化课”为前奏,继之以国际汉语在线平台使用与新教材推介。
来自北卡莱罗纳州英伦中学(Enloe High School)的资深汉语教师陈强跟大家分享了自己初到美国至今从事汉语教学的经历,其教学特色可以用“亲、诚、惠、容”四个字来概括:“亲”即热爱学生,热爱教学工作,通过教学推动学生与教师双向发展;“诚”即真诚对待学生、家长、同事以及教学所涉其他人员,构建和谐的课堂、学校及家庭氛围;“惠”即努力发现学生所长,积极利用正向鼓励促进学生成长;“容”即包容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独特的成长轨迹。陈强老师的课堂管理技巧则可以归纳为“宽严并济”——明晰班规,引导学生课堂行为;包容差异,构建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
其后,各位孔子学院院长及教师参观了地处特洛伊大学主校区的孔子学院。孔子学院门前矗立着一尊孔子塑像,大厅正中是李白塑像,墙上排列整齐的金质奖状昭示着特洛伊大学孔子学院建院以来的辉煌成就。二楼大厅30米的巨幅长城绘画作品,文化展厅里琳琅满目的中国乐器、剪纸、国画、书法、民族服饰、舞龙舞狮道具无不体现着浓浓的中国韵味,图书馆丰富的藏书与音像制品,更是让与会者称赞不已。代表们参观的孔院大楼是由特洛伊大学孔子学院自筹资金建设的,可谓是全美国孔子学院的骄傲。大楼设施功能齐备,有自己的文化体验中
心、图书馆、网络培训中心、语音实验室、会议室、教室、独立的办公区、教室休息室、工作室等应有尽有。让参观的教师和院长们羡慕不已。特洛伊大学孔院不但在主校区有自己的楼院,而且在蒙哥马利校区和多森校区还开设了分院。
特洛伊大学副校长瓦尔特·吉凡(Walter Givhan)少将出席了当天的晚宴并致辞,充分肯定了孔子学院对推动阿拉巴马州和特洛伊大学国际化发展、助力中美友好关系的积极作用,并对特洛伊大学孔子学院的后续发展寄予厚望。
第二天开幕式之前,与会15位孔子学院院长就美国东南部孔子学院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前景进行了激烈讨论。院长们对近期各孔子学院的发展及规划进行了交流。在会谈主持人长老会学院孔子学院美方院长刘子华教授的建议下,大家一致同意成立美国东南部汉语协会常务委员会,主席由当年承办协会年会的孔子学院院长担任,副主席由下一届年会承办方院长担任,以此加强协会运行机制。按此规定,2016-2017年度主席由特洛伊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徐弘博士担任,副主席是路易斯安那泽维尔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江瑜担任。徐弘院长提议建立美国东南部汉语协会网站,便于协会统一发布会务及其他消息,也有助于各孔子学院互通有无、资源共享。
在谈到目前孔子学院发展面临的挑战时,长老会学院孔子学院美方院长刘子华指出,美国南部与北方和沿海地区比较相对落后,导致孔子学院发展受限,中小学汉语教学推广难度较大。鉴于中小学是学生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刘子华院长认为建立互信机制、引导当地政府与民众正确认识孔子学院是当前推进孔子学院工作的首要任务,可以通过各种中国文化活动、中国行旅游、中美商贸合作等途径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双方互利互信。刘院长还强调东南部各孔子学院应加强交流与协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西佛罗里达大学孔子学院院长李奎元指出,由于地处美国东南部,靠近拉丁美洲,受历史、地理影响,大学生学习汉语动机不足,绝大多数学生外语必修首选西班牙语,这对孔子学院汉语教学推广也带来很大挑战。尽管遭遇阻力,众位院长始终都对未来美国东南部孔子学院的发展保持乐观态度,并愿意积极拓展各种交流渠道,维系并加深中美两国友好关系。
开幕式上,特洛伊大学蒙哥马利校区副校长兰瑟·塔图姆,孔子课堂派克路学校(Pike Road School)校长安吉娜·朗格,阿拉巴马州世界语协会冯睿博士,阿拉巴马汉语教师协会副会长、伯明罕印地安泉(Indian Spring School) 中学资深教师张嘉琪分别致辞。
全体参会人员在美丽的特洛伊大学蒙哥马利校园合影留恋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知名教授奥兰卡·毕拉世(Olenka Bilash)的作了精彩的主题讲座,为大家开启了认知二语习得的新视界。讲座题为《B-SLIM教学模式——适合教学的健康饮食吗?》。毕拉世教授巧妙地将二语习得所涉各因素(包括学习动机、身份认同、语法、词汇、学习策略、评价与反馈、练习选择等)比作人体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从剖析人体正常发育的必要条件与导致发育的不良影响入手,结合二语习得理论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影响外语教学(包括国际汉语教学)的内部与外部因素,在此基础上详细阐释了B-SLIM教学模式的五个组成部分——计划与准备、可理解的输出、接收与消化、目标语输出、测评,结合国际汉语教学案例总结了B-SLIM教学模式的优势,并着重分享了如何设计并有效实施以成功为导向的外语教学活动。毕拉世教授的讲座在与会教师中引起很大共鸣。提问环节几位老师针对美国学生汉字教学、活动分组如何兼顾学生个体差异、新任国际汉语教师身份认同等问题与教授进行了探讨。老师们纷纷表示从教授的讲座中受益匪浅。
下午是分组发言环节,设三个分论坛:1. 幼稚园到大学的北美汉语教与学、2. 北美汉语教学的理论与研究、3. 汉语课程设置与建设。
第一分论坛的议题涵盖汉语言与文化教学中的课堂管理、K-12汉语教师教育、游戏在汉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一位西方学习者眼中的汉语教学等,各位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与经典案例的分析博得与会老师们的阵阵掌声;
第二分论坛研究者论坛主要围绕汉字与拼音文字两种表意系统学习的不同路径、利用网剧开发中级汉语视听课教程、汉字的形语音及其对汉语初学者的影响、美国大学零起点学生的汉语教学等展开讨论。
第三分论坛,特洛伊大学两位经验丰富的汉办外派教师分享了在新学校组织汉语教学及文化推广活动的经验。特洛伊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徐弘则还为大家介绍了特洛伊大学孔子学院近7年来的发展历程。在美国东南部推广汉语难,在阿拉巴马就更难,但她无私而执着的奉献和投入,使整个阿拉巴马州有6000多人在学习汉语。在机场,竟会有人用中文跟你打招呼,还问你从哪里来;在饭店,也有人能用汉语跟你交谈。
大会承办方还为新教师们组织了动手学习剪纸“叠花”和小蜻蜓中国结活动。
最后,各分论坛负责人在闭幕会时分享了各组讨论的成果,充分体现了美国东南部汉语协会“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宗旨。大会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完美落下帷幕。
会后承办方特洛伊大学孔子学院收到了来自与会孔子学院院长及教师的来信,充分肯定了大会精心的安排与无私的分享,表示在此次会议中收获颇多,期待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交流、携手共进。同时,大家也对特洛伊大学孔子学院取得的显著成绩大加称赞。特洛伊大学孔子学院新教师唐庆博士也不无感慨地赋诗一首:
昼暖夜凉露渐寒,季秋时节暑未央。
旧友新朋齐相聚,携手建言共发展。
畅谈孔院今昔事,何惧马修风云变。
且御疾风展鸿图,鹰击长空任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