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美国特洛伊大学孔子学院 赴伯明翰孔子课堂进行汉语教学水平评估

    2012年12月3日,特洛伊大学孔子学院赴伯明翰高地学校访问,对其汉语语言教学、汉语文化活动、汉语教学设施及资源利用、孔子课堂启动经费预算及使用等各方面进行评估。
    高地学校是伯明翰一所办学规模较大的私立学校,于1958年建立,目前有从幼儿园到中学阶段的在校生280余名。学校开设汉语 、法语、西班牙语三种外语,汉语作为三年级以下学生的必修外语课,三年级以上作为选修课,目前汉语学习者共约200人。高地学校于 2011年11月7日与特洛伊大学孔子学院正式签署建立孔子课堂协议,2012年3月29日在特洛伊大学正式举行揭牌仪式,2012年6月24日高地学校收到中国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启动经费1万美元。
    上午10点,高地学校校长凯瑟琳.芭尔女士 亲自迎接来访的特洛伊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陈晓枫副教授和邢杰老师。芭尔女士特地穿上了多彩的中国唐装,自豪地为陈晓枫院长介绍高地学校汉语教学项目的新发展,并带领陈院长观摩了汉语教师沈筱芳老师为二年级学生讲授的汉语课程。教室里,中国大红灯笼、中国结、中国春联、中国风景画、汉字卡、汉语读物等一片中国元素,仿佛置身中国的教室里。沈老师首先教唱儿童歌曲《让我们在一起》,让学生在悠扬的音乐和歌声中体会中国语音的魅力,然后在数苹果的数字游戏中教会了学生书写中文数字,接下来的“数糖果、写数字”游戏又让小学生们复习了课上学习的内容。三十分钟的课程,有序、有趣,生活、活泼,下课了小学生们仍饶有兴趣地在教室里踢毽子。课下,陈晓枫院长和沈筱芳老师就课堂的组织管理等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
    接下来11点至下午2点,陈晓枫院长与芭尔女士针对孔子课堂启动资金的到账、签收、资金的预算、支配,以及各种汉语相关活动,比如汉语教师外出参加汉语教学会议、购买汉语教学设备和资料、进行中国节日如春节、中秋庆祝、组织青少年汉语水平考试(YCT)、汉办赠书的利用、组织学生参加中国夏令营等事宜进行了友好的交流,达成了多项共识。芭尔女士还骄傲的向陈院长介绍展示了她四次赴中国考察和旅行的经历及照片,她说中国是个极速发展的国家,特别希望汉语班的学生能有机会参加中国夏令营等活动,让更多的孩子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和语言。她计划于明年三月回访特洛伊大学孔子学院。
    特洛伊大学孔子学院陈晓枫院长在高地学校建立孔子课堂前后已进行多次访问,并对高地学校的汉语教学提供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包括不断提供所需教学用品,如汉语学习教材、汉字学习卡、中国文化书籍、中国元素的其他物品等。本次访问陈晓枫院长回答了芭尔女士提出的各种问题,并感谢孔子课堂为当地中小学生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创造的良好学习环境,表示将继续大力支持该 校的汉语教学项目,并真诚的希望两校合作愉快,孔子课堂越办越红火。
    孔子课堂的建立能够带动学校和周边地区的汉语教学,让美国民众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同时也为中国人了解美国打造一个平台,让多方都能受益。语言对于两种文化的了解是至关重要的,孔子课堂的建立,是个非常好的起点,促进中美教育和文化的相互交流,正是建立孔子课堂的宗旨。